【臺北訊】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,長時間久坐成為普遍現象。臺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傳播研究中心最新發表的調查指出,所謂的「坐立不安」行為——即在座位上輕微晃動或頻繁變換姿勢,實際上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影響。該研究由知名健康心理學家林怡君教授領導,透過追蹤數百名辦公室工作者的日常行為,發現坐立不安能有效促進下肢血液循環,減少靜脈曲張風險,並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。林教授強調:「這種微動態的身體反應,或許是身體自我調節的自然機制,值得我們重新評估久坐行為的健康影響。」專家建議,現代人應在長時間坐著時適度允許身體微動,避免完全靜止,以此減少久坐帶來的負面健康效應。此發現與當前全球提倡的健康工作環境理念不謀而合,為職場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實踐方向。編輯觀點認為,這項研究突破了傳統對久坐行為的單一負面認知,提醒大眾在追求高效工作的同時,也應尊重身體的自然反應,從而達到身心平衡。未來相關研究或將進一步揭示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