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東部海岸近日觀察到多種高毒性水母的活躍蹤跡,尤其是箱形水母(Chironex fleckeri)與葡萄牙戰艦水母(Physalia physalis),引發當地海洋安全部門高度關注。這些水母的毒液極具威脅性,能夠造成嚴重的皮膚灼傷甚至生命危險,對海濱遊客構成直接威脅。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陳志明指出:「箱形水母的毒素強度全球聞名,誤觸後需立即醫療處理,否則可能導致心臟衰竭。」他強調,民眾應避免在水母高發季節進入海中游泳,並學習辨識不同水母種類以提升自我保護能力。相關單位已加強海灘巡查與警示標誌設置,並透過媒體廣泛宣導水母危害知識。專家建議,遇到水母時應保持冷靜,避免直接接觸,並在第一時間尋求醫療協助,以降低中毒風險。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海洋生態,水母族群數量與分布範圍持續變化,這一現象不僅影響生態平衡,也對海岸安全帶來新的挑戰。專家呼籲政府與民眾共同關注並採取有效防範措施,保障海洋活動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