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尼爾·阿姆斯壯的靴子首次觸及月表時,人類文明迎來了太空探索的巔峰時刻。這個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神秘天體,其表面環境遠比想像中複雜——真空狀態、劇烈溫差與僅地球1/6的重力,構成極端卻充滿研究價值的實驗場。阿波羅計劃帶回的380公斤月壤,至今仍在解鎖月球形成與太陽系演化的密碼。鮮為人知的是,由於月球缺乏大氣層與地質活動,12位登月太空人的腳印可保存長達千萬年。NASA行星科學家指出:『這些足跡不僅是歷史印記,更是研究月塵特性的天然樣本。』近期各國重啟探月熱潮,中國嫦娥六號成功採集月球背樣本,再次印證這顆衛星對解開地月系統謎題的關鍵地位。登月艙著陸時噴射器揚起的月塵,為何呈現特殊拋物線軌跡?這涉及月球獨特的粉狀表土結構與靜電特性。專家解釋:『月塵帶電後可懸浮數小時,形成壯觀的「塵埃噴泉」現象。』這種微觀行為直接影響著未來月球基地的建設規劃,展現航天科學中宏觀與微觀的奇妙連結。當代科學家正從嶄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