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後昏昏欲睡?5大科學原因揭秘
午飯後眼皮沉重、精神渙散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,這種被稱為『食物昏迷』(food coma)的現象究竟如何形成?最新研究指出,這與人體消化系統運作、神經傳導物質變化密切相關。當大量食物進入胃部時,身體會將血液集中至消化器官,導致大腦供氧量暫時下降,產生疲倦感。第二關鍵因素在於血糖波動。營養學家李維真指出:『高碳水化合物餐點會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,這種荷爾蒙除了調節血糖,還會促進色胺酸進入大腦轉化為血清素與褪黑激素』。這解釋了為何食用米飯、麵食後特別容易產生睡意,尤其在現代人普遍睡眠不足的背景下更為明顯。第三項機制涉及副交感神經活化。當胃部擴張時,會觸發『休息與消化』的生理模式,與交感神經的『戰鬥或逃跑』反應形成對比。胃腸道激素如膽囊收縮素(CCK)的分泌,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放鬆狀態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脂肪飲食會延長消化時間,使疲倦感持續更久。最新研究還發現腸道菌群與嗜睡的關聯。特定菌種代謝產生的短鏈...More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