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塔斯馬尼亞南部一片蔥鬱的草地上,一隻企鵝正低頭啃食青草的畫面,近日被野生動物攝影師意外捕捉。這幀顛覆大眾認知的影像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轟動——畢竟在人類的普遍認知中,企鵝理應是海洋魚類的掠食者。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生態學家陳博士分析指出:『這隻短尾企鵝的異常行為,極可能與近年南極洋流改變導致魚群遷徙有關。當傳統食物來源匱乏時,動物會展現驚人的適應力。』其團隊更發現,該區域企鵝糞便樣本中植物纖維含量近三年增加達40%。這幕充滿違和感的畫面,實則隱藏著沉重的生態警訊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最新報告顯示,由於海水升溫與過度捕撈,南半球已有17%的企鵝棲地被列為高風險區域。當我們驚嘆於自然的神奇時,是否也該反思人類活動對這些極地精靈的影響?當地環保團體已發起『守護企鵝餐桌』行動,透過人工投放沙丁魚等措施緩解食物危機。正如野生動物救援中心主任艾瑪所言:『這不是可愛的趣聞,而是物種掙扎求存的信號。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