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的夜空近日被一場名為「天際花火」(Flowers in The Sky)的煙火表演點亮。這場表演以獨特的花卉設計為主題,將煙火化作綻放於天際的巨型藝術品,吸引超過五萬名觀眾聚集泰晤士河畔。主辦方表示,靈感源自「自然與城市的對話」,每朵煙火均採用環保材質,燃放後殘留物可生物降解。「這不僅是煙火,更是光影雕塑。」著名藝術評論家瑪麗亞·陳指出,表演運用衛星定位技術控制爆破軌跡,使煙花形成立體花束效果。倫敦市文化局長讚譽其「重新定義公共藝術的邊界」,並透露未來或納入城市年度文化節。為何煙火能引發如此共鳴?心理學教授大衛·李分析:「後疫情時代,人們渴望集體儀式感。」現場觀眾莎拉·吳的描述或許是最好的註解:「當鳶尾花形狀的金色火花墜落時,整座城市彷彿正在呼吸。」隨著環保議題升溫,傳統煙火產業面臨轉型。主辦方技術總監強調:「我們使用硝酸鉀替代高汙染成分,亮度提升20%卻減少40%懸浮微粒。」這場表演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