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都市家庭飼養寵物鳥的風氣日盛,這些色彩斑斕的羽伴為混凝土森林帶來生機。然而,獸醫師李明華提醒:「鳥類並非低維護寵物,每種品種都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。」根據台北市寵物鳥協會統計,超過三成的新手鳥主在飼養半年內會遇到健康或行為問題。如何選擇適合的鳥種?資深鳥類飼養員陳美玲建議:「公寓住戶可考慮體型較小的愛情鳥或虎皮鸚鵡,牠們適應力強且鳴叫音量適中。」相反地,金剛鸚鵡等大型鳥類需要寬敞空間和大量互動,不適合居住空間有限的都會家庭。專家強調,選擇鳥種時應考量居住環境、時間投入及預算等因素。在照護方面,營養均衡至關重要。台大動物科學系研究顯示,近七成的寵物鳥疾病與飲食不當有關。獸醫師王立偉指出:「種子不應是唯一主食,新鮮蔬果、專用飼料都需適量提供。」此外,定期修剪飛羽、提供足夠的玩具和棲木,都能提升鳥兒的生活品質。隨著動物福利意識抬頭,越來越多鳥主開始重視環境豐富化。寵物行為專家張凱文表示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