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清晨的咖啡香氣縈繞,伴隨牛角麵包(Croissant)層層酥皮剝落的清脆聲響,這份法式早餐的經典組合,實則暗藏著跨越國界的美食遷徙史。最新飲食文化研究顯示,這種被視為法國象徵的油酥麵點,竟起源於1683年奧地利維也納戰役期間,當地烘焙師用新月形麵包慶祝擊退鄂圖曼帝國,後經瑪麗·安托瓦內特王后引入凡爾賽宮。巴黎烘焙大師皮耶爾·赫米特指出:『牛角麵包的演變是場精密的化學革命。』其標誌性的蜂窩狀結構,源自麵團與黃油經27次折疊產生的483層組織,這種『層壓技術』在19世紀中期才真正成熟。據國際烘焙協會數據,全球每天消耗超過2億個牛角麵包,使其穩居世界甜點消費量前三名。當代甜點考古學發現,牛角麵包的成功在於其『雙重文化基因』——既保留歐陸早餐的優雅儀式感,又透過連鎖咖啡文化實現平民化轉型。近期東京與紐約興起的『可頌甜甜圈』混種風潮,更證明其持續進化的生命力。究竟這款金黃月牙如何征服世界味蕾?下個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