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漫長征程中,1974年從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向M13球狀星團發射的無線電信號,至今仍是最大膽的『宇宙瓶中信』。這條歷時三分鐘、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阿雷西博訊息,不僅包含人類DNA結構與太陽系位置,更象徵著我們對宇宙鄰居最誠摯的問候。天文物理學家張維新指出:『這並非單純的技術展示,而是凝聚了數學、化學、生物學的宇宙語言。其精妙處在於用氫原子鍾作為基本計量單位,任何具備基礎科學知識的文明都能解讀。』隨著詹姆斯·韋伯太空望遠鏡陸續發現系外行星,這項48年前的實驗更顯前瞻。當代SETI研究所數據顯示,人類每年掃描的宇宙頻道已達百萬條,但阿雷西博訊息獨特之處在於其主動出擊的勇氣。牛津大學宇宙學家琳達·史密斯比喻:『這就像在黑暗森林裡點燃火炬,既是邀請函也是宣言書。』隨著商業太空旅行興起,這股探索熱潮正從科學界蔓延至公眾領域。或許真正的啟示不在於是否得到回覆,而是人類始終保持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