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過灰濛濛的捷運高架下,突然撞見一片懸浮的繡球花瀑布——這不是夢境,而是台北信義區最新落成的『城市花脈』裝置藝術。國際花藝團隊『浮島植研』耗時半年,以3萬株鮮花與再生材料編織出這座15米高的生態雕塑,夜間更搭配光影投射,成為社群瘋傳的打卡熱點。『植物是最溫柔的建築師。』策展人林瑋茜解釋,團隊刻意選用台灣原生種蕨類與四季花卉,透過精密灌溉系統延續展期。這種『會呼吸的藝術』較傳統雕塑省電60%,還能吸附空氣微粒。據環保署監測,展區周邊PM2.5濃度竟下降12%。從東京代代木公園的薰衣草迷宮,到香港中環的苔蘚塗鴉牆,全球掀起『綠色街區』風潮。台灣師範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吳志翔分析:『後疫情時代,人們渴望與自然重新連結。』他引用《景觀設計學刊》研究指出,具生態功能的藝術裝置,能使民眾停留時間增加3倍。下一波改造浪潮已瞄準閒置工地。新北市府近日宣布,將委託在地花農與街頭藝術家合作,把20處施工圍籐變成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