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午夜鐘聲敲響,上海外灘的鎢絲燈漸次熄滅,一群執著的光影獵人正架起三腳架。他們以慢門為筆、車燈為墨,在感光元件上繪製出令人驚嘆的『光之絲綢』。資深攝影師李明愷解釋:『30秒以上的曝光時間,能讓川流的車燈延展成金紅色的光河,與陸家嘴的冷調建築群形成絕妙對話。』這項被稱為『光繪煉金術』的技術,實則暗藏精密計算。攝影師必須綜合考量快門速度(通常1/15秒至30秒)、ISO值(多控制在100-400)及小光圈(f/8-f/16),並使用ND濾鏡平衡曝光。『就像在烹調分子料理,』知名攝影博主陳薇比喻:『參數是食譜,耐心是火候,而偶然出現的出租車隊列,就是天賜的調味料。』隨著都市攝影熱潮蔓延,上海交警部門特別劃設了南京西路等十處『攝影友好型』路口,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延長人行道綠燈時間。此舉不僅降低拍攝風險,更催生出『車軌獵人』新社群——他們透過5G即時分享機位情報,讓延安高架的螺旋匝道、南浦大橋的圓形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