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環保組織『地球守護者』最新報告指出,全球五大零食品牌的產品包裝每年產生逾200萬噸不可降解廢棄物,其中約30%直接流入自然環境。這些色彩鮮艷的塑膠袋與鋁箔包裝正在成為新型態的生態殺手,被誤食的案例在考拉、海龜等物種中尤其嚴重。劍橋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艾瑪·威爾森警告:『這些包裝材料含有的鄰苯二甲酸酯會透過食物鏈累積,我們在台灣黑熊的肝臟樣本中已檢測出超標47倍的塑化劑。』她強調,零食產業使用的低成本複合材料需數百年才能分解,期間持續釋放微塑膠污染土壤與水源。在澳洲東海岸,研究人員記錄到90%的信天翁雛鳥胃部含有零食包裝碎片。『這不是偶然污染,而是系統性生態屠殺。』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創始人陳志明激動表示。與此同時,印尼紅毛猩猩保護區也發現,棕櫚油種植園擴張與零食原料需求直接相關。面對質疑,某跨國食品集團發言人稱將在三年內實現『零廢棄包裝』,但環保人士批評該承諾缺乏具體時程表。消費者權益促進會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