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大口享用精緻甜點時,是否發現短暫滿足後反而更餓?最新營養研究指出,這並非心理作用,而是血糖波動觸發的生理反應。高糖食物會導致胰島素急速分泌,使血糖像乘坐雲霄飛車般驟升驟降,大腦因此誤判身體需要更多能量。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教授李瑞琳解釋:『精製糖分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,消化吸收速度是糙米的3倍以上。這種「假性飽足」現象,其實是身體發出的營養失衡警訊。』實驗數據顯示,攝取50克砂糖後,受試者90分鐘內的飢餓激素分泌量比食用全穀物者高出42%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社群平台瘋傳的『甜食減肥法』其實暗藏風險。營養師王正坤警告:『當血糖劇烈波動時,大腦會強制啟動補償機制,這也是為何許多人半夜暴食的元兇。』他建議搭配堅果或希臘優格,能有效延緩糖分吸收。究竟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?專家提出黃金守則: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甜味來源,如地瓜或水果,配合優質蛋白質攝取。下次當甜食誘惑來襲時,不妨自問:這份甜蜜代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