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清蒸鱸魚的鮮香瀰漫餐桌,多數人未曾想過這道家常美味可能正在悄悄損害健康。國際食品科學聯盟(IFST)最新報告指出,全球76%的商業捕撈魚類體內檢測出汞、鎘等重金屬超標,其中鮪魚、鯊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累積濃度更高達安全標準的3倍。台大醫學院毒理所教授李明哲解釋:「海洋食物鏈的生物放大效應,讓頂層魚類成為毒物集散地。每周攝取超過200克就可能引發記憶力衰退,孕婦更需警惕胎兒神經發育影響。」其團隊更在石斑魚內臟發現微塑膠顆粒,這些隱形殺手正透過晚餐盤入侵人體。值得注意的是,養殖魚類亦非安全選項。農委會抽檢顯示,部分市售虱目魚含禁用抗生素,而密集養殖導致的多環芳香烴污染,經炭烤烹調後致癌風險激增。美食作家周婉瑜建議:「選擇巴掌大小的青皮魚,並交替攝取不同海域產品,能有效分散風險。」面對「吃魚悖論」—既要獲取Omega-3又得避開毒素,衛福部推出「三挑三減」原則:挑選小型魚、挑低温部位、挑多元來源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