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子通訊主宰的時代,傳統郵票收藏卻意外展現頑強生命力。根據國際集郵聯合會最新數據,全球活躍集郵者仍超過3000萬人,其中年輕族群比例較五年前增長15%。這種方寸大小的紙片,何以跨越時代持續吸引人們癡迷?「郵票是濃縮的百科全書」,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究專家李明達指出。每枚郵票都承載三重價值:作為郵政憑證的實用性、反映時代特徵的歷史性,以及微型藝術品的審美性。特別在疫情期間,以各國抗疫主題郵票為代表的『時事郵品』更引發收藏熱潮。當代集郵呈現出鮮明的文化轉向。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陳美儀觀察到:「年輕收藏者更關注郵票背後的故事,比如1968年發行的『全國山河一片紅』錯票,其政治隱喻比市場價值更引發討論。」這種將郵票視為歷史解碼器的趨勢,使集郵活動獲得新的文化深度。數位技術反而強化了實體郵票的稀缺價值。區塊鏈認證技術的應用,使珍稀郵票的溯源更透明。蘇富比拍賣行亞洲區總監張維新透露:「帶有數字憑證的民國珍...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