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眾多河流中,大多數遵循著『水往低處流』的基本原則向南或向東流淌。然而,一些特立獨行的河流卻選擇了相反的北方之路,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地理密碼?最新研究表明,這些『叛逆者』的形成是多重地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以俄羅斯的鄂畢河與北美的馬更些河為例,它們的北向流動主要受冰川侵蝕形成的地形窪地驅使。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地質學家陳博士指出:『當冰川退卻後,其塑造的U型谷往往成為河流的天然床道,而這些谷地的走向決定了河流的命運。』更令人驚奇的是,在非洲大陸,尼羅河的北流則源於東非大裂谷的板塊運動。這條世界最長河流的走向,實則是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分離過程中產生的地勢落差所致。這種宏觀地質過程造就了跨越11國的壯闊水系。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進步,科學家們發現更多北流河流的奇特案例。在亞馬遜雨林深處,一些支流因安第斯山脈持續抬升而改變原定流向,最終匯入向北的主流。這提醒我們:地球表面永遠處於動態平衡之中。...
More